• 彝族的生命之舞宣威彝族跳脚舞

    在前面的话: 有人曾将“非遗”无不幽默地解释为“非常遗憾”,这样的解释或许并非全然戏谑,很多遗产留给我们的的确只是遗憾。现在的很多非遗传承,无不是做些物件,进入藏家和玩家的手中,或摆进博物馆。因为与本来的生活相去甚远,传承的是物,包括技艺也被现代手段替代,更不是相互联系的生活方式,所以,即使传承亦是一种遗憾。但人总是需要一种精神的,社会亦如此,这样...

    时间:2024-12-20
  • 广西文场

    广西文场简称文场,又名“文玩子”“小曲”等,是流行于广西桂北官话地区的汉族清唱艺术,也是广西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影响的汉族曲艺形式,在桂林、柳州等地最为盛行。 广西文场融合了江苏、浙江一带的时调小曲,以桂林方言演唱,具有桂北地方特色。它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演唱形式为数人坐唱,有生、旦、净、丑等行当之分,根据唱本中的人物来决定演唱人数,每人承担一个角色。每个演唱者还要兼操一件伴奏乐器,主奏乐器为扬琴...

    时间:2024-12-20
  • 布洛陀

    《布洛陀》是壮族的长篇诗体创世神话,主要记述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布洛陀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的丰功伟绩,自古以来以口头方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一带传承。 大约从明代起,在口头传唱的同时,《布洛陀》也以古壮字书写的形式保存下来,其中有一部分变成壮族民间麽教的。《布洛陀》的内容包括布洛陀创造天地、造人、造万物、造土皇帝、造文字历书和造伦理道德六个方面...

    时间:2024-12-20
  • 布依族女子群舞妈妈歌

    吱吱的纺车旁,是妈妈的摇篮曲在轻轻的流淌,转动的织布机,编织的是小宝宝明天的美梦,那份温馨,那份缠绵,伴随着好花红的旋律,诉说着布衣人家的昨天和今天。 来源...

    时间:2024-12-20
  • 巴陵戏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湖 南 编号:Ⅳ—34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岳阳市 巴陵戏原名巴湘戏,民间又称之为岳州班,1953年始正式定名为巴陵戏。它是湖南省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湖南的岳阳、益阳、常德、湘西、长沙及邻近的湖北、江西部分地区。巴陵戏渊源于明代万历年间传入的昆腔,明末清初弋阳腔流入湖南,对巴陵戏高腔的出现产生了较大影响。清代乾隆年间...

    时间:2024-12-20
  •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认同的现状与提升路径选择基于凉山彝族火把节的实证研究

    摘要: 民族节日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项。节日文化认同是衡量族群内部对文化的认知倾向和归属感的重要指标,对民族节日文化良性发展、 族群凝聚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借助田野调查,对彝族火把节文化的认同现状、 现实原因等方面进行考察研究。以期对提升凉山彝族火把节的节日文化认同感、 民族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路径选择及建议。关键词: 民族节日;文化认同;火把节;路径选择 古老的彝族...

    时间:2024-12-20
  • 密洛陀

    《密洛陀》是流传于广西都安、巴马等地瑶族聚居区的神话古歌。《密洛陀》是自称“布努”的瑶族第二大支系的一首创世古歌,千百年来传唱不断,深受广大瑶族人民喜爱。由于瑶族历史上只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这首古老的歌谣便依靠瑶族人民口口相传,世代流传下来。 《密洛陀》以浩瀚的篇幅、恢宏的气势、通过形象生动的诗的语言,讲述了密洛陀的诞生、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万物的起源、治理大地山河、征服自然灾害...

    时间:2024-12-20
  • 宜兴紫砂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该工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 600 年以上的历史。 紫砂壶作品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陶土工,现也有机器大批量制造工艺。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发源地在江苏宜兴,由此得名。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

    时间:2024-12-20
  • 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

    2006年,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干漆夹苎佛像 天台县位于浙江中东部,境内有天台山、大雷山两大山脉,山峰高耸,树木茂密,物产丰富,盛产山漆、苎麻、香樟等天然原材料。自古以来,手工业较为发达。干漆夹苎工艺是天台民间工匠早已应用的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以山漆、苎麻、香樟木为主要原料,它能综合的体现出雕刻、彩绘等领域的艺术家在一件作品上发挥出共同的艺术魅力。 ...

    时间:2024-12-20
  • 壮族蚂虫另节

    壮族蚂虫另节,又叫蛙婆节或青蛙节,主要流行于广西西北部红水河流域沿岸一带的壮族聚居区,是壮族先民青蛙崇拜的遗俗。人们通过祭拜青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蚂虫另节一般从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结束,节日期间,人们穿上节日盛装,以祭青蛙为主要活动,敲锣打鼓,召集四方歌友,欢聚一堂,歌声遍野。蚂虫另节主要环节大体分为找青蛙、游村唱青蛙、祭青蛙、葬青蛙、验卜等一系列的蚂虫另崇拜活动...

    时间: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