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胜瑶族服饰

    龙胜瑶族服饰制作技艺特指红瑶服饰制作技艺,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和平乡、马堤乡、泗水乡、江底乡等瑶族村寨,当地的瑶族自称“忧”,因妇女身穿红色锦衣花裙俗称红瑶。 红瑶服饰制作的主要传统技艺有纺织、蜡染、刺绣三种,均为手工。纺织是纺纱织布、织锦的技艺,织布以白棉线为材料织布作为花衣、素衣的原料,织锦以蚕丝线为材料白线作经、红线作纬、花线织图织成锦布作为锦衣的原料...

    时间:2024-12-20
  • 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

    六堡茶制作技艺是广西苍梧县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劳动创造及智慧结晶,主要分布在六堡茶原产地的六堡镇不倚村、塘平村、四柳村、理冲村、山平村、公平村、蚕村等地。这些地方村落的制茶厂(坊),都保持着纯粹的传统手工制茶方法,其采用当地种植的茶叶为原材料,经过多道工序,制造出外观色泽黑褐光润、茶汤呈琥珀黄红之色、喝时滋味醇厚甘爽、闻有槟榔香味等品质特征的六堡茶。 六堡茶制作工序包括杀青、揉捻、沤堆...

    时间:2024-12-20
  • 黎族 建筑

    竹架棚房子 竹架棚房子状如倒扣的船只,是黎族的传统住房。黎族称其为“布隆亭竿”。“布隆亭竿”有辅地形、高架形和向金子型过渡三种。 这三种建筑的共同特点是茅草覆顶,木头或竹子的粱柱,编竹抹泥墙、竹条墙或椰叶墙;屋内设火灶,灶上方悬挂竹筏,做烤干食物作用,屋顶侧面开天窗。“布隆亭竿”中没有间隔和睡床,居住者一般在灶旁铺席席地而睡。 黎族船形屋 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种传统居住房屋,关于它的历史...

    时间:2024-12-20
  • 麦秆画的世界--麦秆画

    祝黔 麦秆画,又叫麦秆贴,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它和剪纸、布贴同属剪贴艺术,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有“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美称。 麦秆画的制作程序:首先要对采集的麦秆进行熏、蒸、烫、漂等20多道工序的加工处理,让它保持麦秆的自然光泽和纹理,一般不着色,之后大胆运用图画、版画、剪纸、烙画、浮雕等的表现手法,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制成的麦秆画一般光泽透亮,艺术感染力强,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时间:2024-12-20
  • 鲁锦文化与时俱进重现生机

    “旋风子转,落子缠,姑娘媳妇两边站,织布就像坐花船……”这首流传在鲁西南地区的民谣,形象地再现了人们织“老土布”时的欢快场景与鲁锦的绚丽多姿。近日,登上“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鲁锦织造技艺”又迎来春天,人们正在积极筹建“原生态民间织锦文化保护村”,“鲁锦博物馆”也开始对鲁锦进行保护性研究与深度开发。 鲁锦诞生在鲁西南一带,民间俗称“老土布”、“老粗布”,也称其为“花格子布”...

    时间:2024-12-20
  •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与园林艺术

    一、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个长期的混乱时代。这时期的哲学主要有两大派,一是以“玄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一是以“无君论”和“神灭论”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这一时期的宗教相当发展,也主要有两种,一为佛教,一为道教。 东晋统治阶级提倡信仰佛教,西域的许多僧侣东来,中国人西去求教的也不少。名僧法显曾到古印度求法,带回大量经典。他所著的《佛国记》,汉名《法显传》一书,是极重要的历史文献...

    时间:2024-12-20
  • 高山族乐器

    高山族歌舞时很少用乐器伴奏,因此乐器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很重要的,而且乐器也比较简单。其中阿美人的乐器是最好的。 高山族的乐器大致可以分为管乐器、弦乐器、簧乐器和击乐器四类。击乐器的种类最多,又可分为打击乐器、撞击乐器和排击乐器三类。 管乐器,也就是气振乐器,即竹笛。分为直笛、横笛、鼻笛、鼻哨和膜笛,其中膜笛和鼻哨只能算作儿童玩具。用直笛的有泰雅人和赛夏人,用横笛和鼻笛的有布农人、排湾人、鲁凯人...

    时间:2024-12-20
  • 骆驼节

    骆驼节 CamelsDay 盛行于科威特、阿联酋、阿曼等阿拉伯国家的民间节日。节时为每年11月初。节日以赛骆驼为主,辅之以结婚等其他喜庆活动。参加骑骆驼比赛的骑手均为少年,有的骑手尚不足6岁,实际上是被绑在骆驼背上参赛的。参赛获胜骑手可获得奖金...

    时间:2024-12-20
  • 风筝千姿百态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此诗出自曹雪芹《红楼梦》中第七十回。薛宝钗写的《临江仙·柳絮》中的一句,借柳絮来表达对未来幸福的向往与憧憬。在此,将这句诗用在风筝上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古书中称风鸢,南方叫“鹞子”,北方称“纸鸢”。早期用木料制成的叫木鸢。由于社会不断进步,材质也发生了变化,陆续出现了帛鸢和纸鸢。如今也有人选用质轻、不易破损和经久耐用的化纤来替代纸和绢。 风筝题材广泛...

    时间:2024-12-20
  • 陕西秦腔

    秦腔也称"乱弹",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角色可分为: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老生、须生、小生、大净、毛净,丑角等十几种。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经秦,汉,隋,唐,宋,元,明历代发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其特点是:慷慨激昂,宽音大桑.主要流行于西北各地,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其唱腔、道白、板路...

    时间: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