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族织锦技艺
壮族织锦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壮族民间的文化瑰宝。壮族织锦技艺主要包括壮锦、绣球等编织技艺,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壮锦的编织技艺一般需要借助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用麻线或棉线染色,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
-
壮族百鸟衣故事
《百鸟衣》故事是流传于横县校椅一带的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富有幻想性的神话色彩,流传久远。故事流传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百鸟衣》叙述了贫苦农民古卡的妻子依娌,被土司抢掠。依娌嘱咐古卡制弓箭,射百鸟,用羽毛制成神衣,百天为期,到州府相会。古卡历尽艰辛,制成百鸟衣后,按时来到州府。古卡借献衣之机杀死土司,夺取骏马,夫妻俩驰骋而去。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壮族人民反抗,争取自由的坚强意志。...
-
壮族歌圩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它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 凡是壮族较大的聚居区都有歌圩,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最盛,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月,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歌圩的举办地点各处不尽相同,但每一处歌圩一般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举行。...
-
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
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是壮族女巫举行仪式时所唱的一种巫歌,也称巫论,壮语称“欢经”,主要流行于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境内的泗城镇。壮族七十二巫调是我国罕见的民族民间音乐调子群,是我国目前保留最完整的由巫文化逐步转化而来的原生态音乐。 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以单人独立演唱为主,唱词多以壮话叙述为主,寄托哀思和祈祷。在不断的融合发展中,巫调音乐变得越来越复杂动听,终于形成七十二调...
-
壮医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广西壮族地区出产的壮药制成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该疗法挖掘于民间,经研究整理提高,至今仍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壮医认为:“疾病并非无中生,乃系气血不均衡。”通过药线点灸的刺激,疏通龙路火路气机,起到通痹、止痛、止痒、祛风、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作用。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所需设备仅一根线、一盏灯...
-
壮剧
壮剧是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西部地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广西壮剧分为南路壮剧、北路壮剧等,南路壮剧主要流行语靖西、德保、那坡、大新等地;北路壮剧流行于田林、隆林、凌云、乐业等地。 壮剧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在发展过程中,有的也曾受到汉族民间艺术和戏曲的影响...
-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风格独特的陶器,盛行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所谓“三彩”,是指在白色素胎上饰以黄、绿、白为主的釉彩,以表示多彩之意。因大批唐三彩珍品在洛阳出土,故又称“洛阳唐三彩”。 唐三彩艺术品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唐三彩的胎料以当地出产的白色高岭土为主。烧制上采用二次烧成法,先让雕塑坯胎成型干燥,而后入窑,以1000℃以上的温度素烧;再施以各种釉料,入窑釉烧,烧成温度约在900℃左右...
-
切克曼古老的布艺温暖的记忆
买买提明·吾斯曼老人用古老的纺线车织出切克曼布。 “切克曼”是维吾尔语,意思是“驼绒(毛)、羊毛纺织的布。”这种布为天然的驼色,是新疆少数民族最早使用牲畜毛纺织的布。 据专家考证,在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的新疆罗布泊扎乎罗克墓葬和新疆哈密五堡乡古墓葬出土的服饰中,就有切克曼布制作的服饰。从五堡出土的毛布长袍极有特色,无领、窄袖、底边,袖口镶毛带,腰系宽带...
-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柳州市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流传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包含吊脚木楼、寨门、井亭、戏台等。这些建筑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侗族民间工匠的建筑才能十分高超。他们建造楼、桥和民居时不用绘制图纸和模型,不用一颗铁钉,整体构思全在脑海中,仅凭简单的竹签为标尺...
-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三江侗族自治县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流传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包含吊脚木楼、寨门、井亭、戏台等。这些建筑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侗族民间工匠的建筑才能十分高超。他们建造楼、桥和民居时不用绘制图纸和模型,不用一颗铁钉,整体构思全在脑海中,仅凭简单的竹签为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