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殓
棺材买回来后,等死者兄弟姐妹儿女都见上死者一面,以为告别,俗称“收观”。然后进行人殓。人殓前,棺内要填满镪纸、草纸、茶叶、毛巾、扇等物,再安下枕头。人殓时,家属要围绕棺柩俯伏爬行一周,以示告别,称为“爬棺”。接着长子扶头,仵作用麻皮分胸、腰、脚三部位打紧吊下棺中。尸体下棺后又在额上、肚脐、脚尖各添放一朵“柿花”,然后盖棺,择时下钉(共钉下6根钉子,象征“六丁六甲”,意即功德完满)。安钉时每下一钉...
-
傣家婚宴不撤席
傣族是云南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来源于古代分布在中国西南到中南半岛北部广大区域的百越族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岁月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傣族,从而也成为云南省二十三种独有少数民族之一。保山市隆阳区的傣族群众聚居在依山傍水的平坝之地,主要生活在潞江、上江两个坝子,即潞江乡和芒宽乡境内。怒江两岸,属典型的热带带气候,高温高湿,土地肥沃。当走进傣乡,只见竹影婆娑,榕树垂须,山水秀丽的傣族村寨绿荫蔽掩...
-
云南双江布朗族的婚姻习俗
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内东南部澜沧江、小黑江一侧的河谷中,居住着1.2万多布朗族同胞。虽然各地布朗族的婚俗有些差异,但一般都有串姑娘、说媒、过礼、吃定酒、迎亲、回门等礼节。 串姑娘 串姑娘就是男青年到女青年家去串玩,这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开始。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小伙子们就在夜间三五成群地相约来到姑娘家门前,弹起牛腿弦,唱起《开门调》:“姑娘,请开门,我们来找你串玩,你欢迎不欢迎...
-
二婚结婚当天禁忌
无论是新婚还是二婚,在婚礼上都有不少的禁忌要注意。二婚结婚当天禁忌就是在婚礼上新娘新郎有一些区别于头婚的禁忌,比如说新娘的服装、司仪的主持词、和宾客的互动等都是需要注意的。虽然是二婚,但也要非常重视禁忌,只有这样,婚礼才会美好、浪漫。 很多人可能对二婚结婚当天禁忌不太了解,认为和头婚没什么区别。其实有一些细节还是有很大不同之处的,下面一起来看看二婚结婚当天禁忌具体的内容。 第一...
-
中国的茶祭风俗
在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
-
丧葬禁忌
民间巫信。送葬路上,送葬人碰到过往相识者,禁忌打招呼和呼名搭话,唯恐被棺中的亡灵得知,对被招呼者不利。在山场上作葬事者,不得呼叫姓名,要叫对方只能比手势或暗示,唯恐叫了姓名被土地知觉,错为亡人,当“代死鬼”。凡人亡故,亲属守灵,严禁让猫走近死尸。俗传商朝妲己被狐狸精所藏魂,而猫是狸属,走近死尸,死尸会“还魂”起来走动吓人。凡未过50岁而亡者,被认为不是寿终,未享天年,遗体不能停放厅堂...
-
丧葬礼俗
在古代,人们相信灵魂不死,认为死亡只属于肉体,灵魂却能永存不灭,所不同的是它伴随着人的死亡而离开躯体转入另一个世界。人们总希望亲人在另一世界得到安宁,因而特别重视为死者治丧、送葬、筑坟,力图以此安慰亡灵,并表达对死者的哀悼、怀念之情,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复杂的礼仪习俗。潮汕旧俗,50岁以上死者称上寿,丧葬礼俗繁多,费资甚大,富者尤为突出。旧府县志对此多有记载,如清乾隆《潮州府志》载:“民间丧葬...
-
丧眷禁忌
丧眷与丧事有着直接的关系,民间常常把丧事视为凶事,所以丧眷也常常被看做带有凶兆意义的,是晦气的,因而民间对丧眷也有了种种禁忌。就丧眷本身来说,除了上面的哭丧吊唁外,还有生产活动、社交活动以及服丧、饮食等方面的禁忌。(一)生产活动禁忌民间有葬期内禁忌生产活动的习俗。究其原因,一是视丧事为凶事,视丧眷为凶兆,若丧期内参与生产劳动,会危害庄稼,稻谷开花不结粒,或虽打穗而粒不满,庄稼歉收,或者坏死...
-
上海结婚风俗
上海结婚风俗是指的在上海人结婚采用的婚俗习惯。上海人给人的印象是非常的精明的,而且上海人也都是很追求浪漫的,无论是过去的上海还是当今的上海都是一个浪漫的国际化大都市。那么上海人结婚都是有哪些的婚俗习惯呢? 如今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是非常的令人向往的,但是上海的房价和经济物价实在是太贵了,因此不得不让很多人止步。上海人结婚其实也是很讲究的,下面就来说一说上海结婚风俗。 一: 相亲...
-
2019是寡妇年吗
民间流传的“寡妇年”是我国北方地区的说法,而南方地区则多把它称为“盲年”,说法不一但意义是一样的,因为在这一年少了24节气中第一个节其—立春,在这一年进行婚娶不利于保持婚姻美满,女人容易成为“寡妇”,因此在这一年不能结婚。 “寡妇年”的由来是由于古时人们对于“春”的憧憬,古代有春生、夏养、秋收、冬藏的说法,春意味着万物复苏,繁衍生息,因此24节气中的“立春”就被视为是一年美好生活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