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中医药改革取得成果
1月14日,记者从2025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获悉:过去一年,江西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全省共有165个中医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目录,数量位居全国第四;在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改革中,在全国率先遴选121个优势病种,参照西医病种支付标准进行医保结算,协力推进同病同效同价。 截至去年底,江西省基层中医药服务占比达到37.2%,全省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赋能非遗文化传播 微短剧里看非遗创作计划正式启动
1月11日,“微短剧里看非遗”创作计划在京启动。 该计划是落实广电总局《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 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的主要举措,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和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促进传统的非遗文化与新兴的微短剧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创作一批有思想内涵、有艺术追求、有制作品质的非遗题材微短剧,赋予微短剧艺术以非遗特色...
-
2025年正月初五有什么讲究
正月初五有许多重要的习俗和讲究,主要包括迎财神、送穷神、放鞭炮、大扫除、开市和吃饺子等。 迎财神 正月初五被认为是财神的生日,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祭拜财神的活动,期望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祭拜活动包括烧香、献供品等,以表达对财神的尊敬和祈求。 送穷神 传说姜太公将老婆封为穷神,并让她“见破即归”,人们会在这一天用纸制作“五穷妇”或“五穷娘”,背负秽土扫入纸袋,送向户外,进行燃爆,寓意送走穷困和晦气。...
-
彝族自称及濮泼拔释义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现代彝族是由古代“尼、糯(诺)”、“嶲、叟(苏)”等部落及“濮人”、“僰人”不断融合和发展而来的群体,因此,彝族的文化具有多元性。这种结论已被考古学、历史学及民族学界的专家学者定论。本文仅就现代彝族自称中的某些现象说明彝族是多民族逐渐融合而成的群体,并根据彝族的自称...
-
2025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召开奏响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时代强音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又至新岁起。冬日的大地上,处处涌动着奋进的力量。 1月8日,2025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以及部分中医药高校、中医医院、中医药科研院所、中药企业的负责同志汇聚一堂,步履坚实走进会场,共赴这场绘就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蓝图的盛会。 8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主任雷海潮发表讲话,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云南开展中医优势病种付费试点工作
日前,云南省医疗保障局、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中医优势病种付费试点工作的通知》,在部分统筹地区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保障群众对中医药的基本医疗需求。 《通知》要求,按照“优势明显、诊断明确、疗效确切、安全可控”的原则,遴选确定“腰痛病”“颈椎病”等11个中医优势病种作为云南省中医优势病种。符合条件的中医优势病种病例,需同时满足病种的主病属于该病种范围的“中医疾病代码”...
-
贵州激发旅游中医药消费潜力
近日,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2024年贵州省中医药康养产品企业洽谈会。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文勇出席会议并致辞。 宋文勇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洽谈会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一次积极探索,对于有效推动“贵药膳”“贵药饮”进入景区,激发“旅游+中医药”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
传统医药21项甘肃省公布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日,甘肃省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285项。其中,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21项。...
-
2025年元宵节吃汤圆寓意
团圆美满 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成功 汤圆的形状是圆的,寓意着、完整。在元宵节吃汤圆,也象征着一年的事业、家庭、生活能够成功。 辞旧迎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宵节是辞旧迎新的节日。吃汤圆就像是吃掉了旧年的烦恼和不顺利,迎接新年的美好运势。 养生功效 汤圆的主要材料是糯米,具有御寒...
-
普金华我与新中国第一位彝族教授刘尧汉先生的一面之交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说起从我们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马街山乡走出的新中国第一位彝族教授刘尧汉先生 ,大家都早已耳闻目染,因为很多书籍、史料、网络都介绍过刘尧汉先生的生平事迹。 Qt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刘尧汉先生 刘尧汉(1922年7月——2012年11月),终年90岁。男,彝族...